都市时报数字报 | 不做电子商务的传统零售很着
发布于:2016-08-29 16:08  

 

  ■ 都市时报记者 吴双红

  没有任何一种商业模式可以万年不倒,才完成造富神话的阿里巴巴刚刚上市,无数个电商新模式就准备着“颠覆”阿里。成不成功,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前赴后继,让电商市场显得格外热闹。

  昨天在昆明开展的“口袋通第二季微沙龙昆明站”活动,就吸引了上千名云南企业代表参加,其中,仅全省知名的花卉企业就到场34家,近百人,还有茶叶、咖啡、特色农产品的各种企业,现场比电影《阿凡达》上映,排长队抢票还夸张。但是至于“口袋通”是什么电商模式,很多与会者觉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怎样与新的电商模式接轨。

  现场人气旺

  房企高管咖啡茶叶老板都来了

  “在深圳、杭州这样的活动,台下坐的多是年轻人,今天,我们云南来听讲的年纪普遍偏大。”一上台,口袋通CEO白鸦就对云南电商的感受讲得很直白。他说,云南有很多特产资源,很多来云南旅游的人,买回去之后想再买,到网上搜索又怕买到假的。如果云南的商家能在包装袋上印上网店的二维码,就能方便消费者迅速找到。而且通过消费者晒图,就可以影响到这个消费者的圈子,从而带来新的客户。

  活动本来定于上午9点半,可才过8点半,大厅内的坐席已经满了2/3。活动现场,从高大上的云南房地产企业高管的身影,到咖啡、花卉、茶叶等行业的老板,甚至连云南农副产品平价商店的负责人也都到现场取经。

  “我们是做咖啡的,也听说过在网上开店,也尝试过自己做一家网店。可是没有人指导,进驻后就感觉有点大海捞针,销量怎么也做不起来。”一名带着咖啡赶到现场、邀请参会人士免费试喝的女士说,云南电商整体还不发达,能听听外来电商支招,还是有帮助的。

  下午3点10分后,活动分为3个分会场,花卉、食品、云南特色农产品,每个会场规模都不小,其中,不少传统商家没有座位就站着听,特别是茶叶分会场,听讲的人都站到了门外,依然还有人想往里挤。

  一电商现身说法

  2.1亿的销量推广费花3000万

  传统零售受冲击,那么是不是只要做电商就赚钱?白鸦坦承,因为成本分布极不平衡,除少数明星卖家销量高外,大多数“电商卖家”活得更惨。

  杭州艺福堂是一家销售茶叶的电商,去年,其天猫、淘宝店销量超2.1亿元,该店掌柜敬亭昨天来昆分享。他说,现在做电商要做好,除非是做得早,有很多回头客;其次是,持续不断的创新营销模式吸引消费者留住回头客,甚至让老顾客主动分享商品给他的朋友;最后就是靠走量。茶叶在电商上做利润很透明,就是所谓的薄利多销。“当然要做到这么大的份额,离不开买流量,即推广费,去年我们的推广费高达3000万元。”

  现在电商利润通常只有8%,能做到10%已经很不错了。白鸦举例说,以女装卖家为例,30%的成本是货的成本,30%的成本是买流量的成本,15%的成本是物流和售后、退换货的成本,15%的成本是办公人员、店铺装修的成本,只有10%的毛利。“现在做电商,如果不在网购平台投入大量的营销成本(搜索、流量等费用),做同类生意的店成百上千,谁会买单?大家只光顾看那些肯花钱买广告位、买销量的商家,而普通的个体电商或小企业电商的资本根本无法去承担高昂的流量推广费。”

  对于现在电商的艰难生存现状,白鸦形容说,目前主流的网购模式特别简单,就是倒流量、卖货。很多商家卖货是为了冲销量,而不是为了做服务,是花更多的钱去刷单。如果不把流量费推广费交给电商平台,就只有同类商品进行价格厮杀,最终只会形成恶性循环。

  智能手机热销

  “圈子”或成未来发展主趋势

  根据艾瑞咨询的统计数据,到2014年的第二季度截止,整个中国智能手机的使用者,单体用户已经达到5.56亿。而在之前的一年,这个数据是4.5亿,由此可见一年之间的增长速度相当迅速。此外,今年上半年,国内整个智能手机的销量已经达到1.8亿,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之外的三四线以及农村的蔓延速度应该说远超想象。

  圈子、社区化、移动终端,这是白鸦眼中未来的电商发展趋势。他说,在未来,手机会是人的大脑,移动商业会是未来商业的中枢神经。“50%的订单将来自‘朋友推荐’。以后大部分人可能不会专门去为买一个东西而买东西。而是在消费的过程当中,因为朋友介绍了它,或是在刷微博、刷朋友圈时看到过。于是就买了。这就是现在的70、80、90后的消费者,消费习惯正在发生的变化。”

  白鸦分析说,一流电商做文化,二流电商做服务,三流电商做产品。